交通事故,指的是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其特点有四:
首先,至少要有一方是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没有车辆就不能构成交通事故;
其次,必须要发生在道路上才能称为交通事故;
第三,无论是碰撞、碾压、刮擦、翻车、爆炸、失火或其他事故,发生的原因一定是人为造成或意外导致而非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
最后,当事人对事故的发生和损害的后果存在过失,而非故意的心理状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民间车辆的保有量大幅上升,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随之走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8年,全国发生交通事故244937起,死亡人数为63194人;造成直接财产损失为138455.9万元。在事故如此频发的时代,一些人恶劣的驾驶习惯和拙劣的驾驶技术既成为人们讽刺挖苦的对象,同时也给每一个上路的人造成不小的心理阴影。一旦遇上“马路杀手”,不小心发生了交通事故,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1、立即停车。发生事故后不要慌,无论什么原因都不要立即驱车离开,应当立即停车,拉紧手刹,切断电源,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如夜间还需开示宽灯、尾灯,在高速公路上还需在车后按规定设置危险警告标志。然后下车观察事故损失情况。
2、及时报案。打电话(122)或委托过往车辆、行人向附近公安机关报案,说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肇事车辆及伤亡情况。如现场发生火灾,还应向消防部门报告(119)。
3、保护现场。保护现场的原始状态,车辆、人员和遗留的痕迹、散落物等不能随意挪动位置。为抢救伤者需要移动的,要在其原始位置做好标记。
4、抢救伤员。当有人受伤时要立即拨打120,向附近的医疗单位、急救中心呼救。
5、留存证据。在交警来之前,拍下对方车牌、行驶证、驾驶证以及事故的全貌,寻找周边可以作证的目击者,交警来后要如实陈述事发经过,并在48小时之内向保险公司报案。
过去肇事逃逸的现象屡见不鲜,现在随着车险市场的覆盖面越来越大,以及驾驶员素质的普遍提高,使得交通事故双方的损失都有了较大程度的保障,绝大部分车主都可以正视赔偿问题,而不会像过去那样选择逃避。
因此,不管你是责任方还是无责方,第一时间都要保持清醒和冷静,理智地应对和处理交通事故。
标签:
交通事故